左宗棠是晚清封疆大吏,在农业水利方面也很有才干,他经营西北10余年,十分重视水利事业的恢复和发展。1897年,他在给刘锦棠的信里说:“西北素缺雨泽,荫溉禾稼蔬棉,专赖渠水。渠之来源左宗棠推行的农业发展措施,促使新开垦的田地数目大幅增加,左宗棠在新疆的三年时间里,清政府征收的农业赋税不断增加,1878年新疆共征粮二十五万三千一百石,1
左宗棠与西北水利建设侯起中王水卿(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左宗棠在担任陕甘总督期间,在西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左宗棠驻节平凉时对治理泾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前人修治泾河,“均慕郑、白故迹,但拟治其委而置来源于不问。以径流之悍激性成,自高趋下宜非人力所能施。盖来源既
”1935年7月,记者范长江到西北采访,左公柳也写入了他的《中国的西北角》“庄浪河东西两岸的冲积平原上杨柳相望,水渠交通……道旁尚间有左宗棠征新疆时所植柳在左宗棠在新疆任钦差大臣期间,主持兴修的水利工程几乎遍及新疆的各个主要地区,水利建设从疏通河道、修建水渠、勘察凿井,再到筑坝加固,整修坎儿井,涉及了方方面面,对新疆的水利农
早在同治十三年,左宗棠的先头部队张曜军到达哈密后,按照左公对他的吩咐与嘱托,他一面令士兵兴修水渠,屯田垦荒;一面“遍插榆柳”,植树造林。在田埂上多种榆树,在道路两旁广栽柳树。左宗棠不仅重视植树,而且十分重视水利建设,他认为“水利兴废,关系民生国计”,“治西北者,宜先水利。”左宗棠到西北后,首先治理开发了贯穿宁甘陕三省的泾水,还
主要是在靠近黄河及其支流的地方开渠引灌,例如,洮河是黄河上游右岸的一条大支流,左宗棠命令部将王德榜在洮河流域的狄道和安定一带率部屯垦时,除修复两条旧渠外到1880年左宗棠调离西北时,新疆己修筑的较大水渠有:乌鲁木齐的永丰渠(共三渠),总长120里;太平渠(共三渠)总长160里;地窝堡、九家湾三道渠共长21余里;库车修渠二道长10里;库尔楚修河道